2021年9月29日上午,威尼斯官网直营(简称“国科大”)雁栖湖校区朝气蓬勃,迎来了北京林业大学(简称“北林”)的师生。“同学们,老师就是从国科大毕业的”,北林讲师李耀明和张静告诉草业与草原学院2021级44名本科生。他们在北京燕山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(简称“燕山站”)进行了教学实习活动,由国科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后庞哲全程带队讲解。
燕山站在2020年跻身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。其以国科大为主体责任单位,依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建设。燕山站立足于燕山地球关键带的地质过程,针对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与水环境、大气环境问题开展了长期监测和研究。此外,燕山站目前在站开展实验课程62门,可满足3000余人、近400课时的实验和实习需求,是重要的教学实习基地、科教融合平台,在校际合作、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此次北林组织草业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来到燕山站实习,即是燕山站承担基础科研教育和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。借助便利的地理位置以及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,燕山站以为数以千计的中小学生、本科生和研究生科普了生态环境研究、保护与恢复知识,提供了实习场地,灌输了“两山理论”,搭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桥梁,为生态文明建设后备人才队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踏着松软的泥土,伴着未散的雾气,同学们有序地进入燕山站内。燕山站的观测内容涵盖气象、空气质量、地表通量、土壤水分等方面。庞哲依次向同学们介绍途中遇到的气象观测站、通量观测塔、地表径流汇集池、雨量计、凋落物收集网等实验装置和设备。同学们跟随庞哲深入山林,在青苔满满的石阶上、在蛛网密布的林木下,体验生态学观测的苦与乐。“课本之外的知识,都是在出野外、去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的。同学们走出教室,去观察真实的草地,将更有益于大家的学习。”
在前往小通量塔的路上,需要穿越一片林下草丛,有些植物就借着这个机会,把种子“缠到”同学们的鞋子上、裤脚上,让他们将种子携带到远方。“我们回去都可以当‘种质资源库’了!”“草业人,草业魂!”在同学们的笑闹中,透露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在燕山台站实地考察的收获与喜悦。
来自新疆的艾克拜尔·艾买尔难掩心中的兴奋与激动:“我从未感受过这样好的生态环境,更不用说亲眼观察、亲身体验。今天的机会非常难得,也使我对这个专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。”刚刚入学一个月的他,热切地回答着老师提出的问题,迫不及待地爬上通量观测塔顶峰,兴奋地记录着他喜爱的雁栖湖景色。与艾克拜尔有同样感受的还有齐雯潇:“爬山很有意思,仪器也很有意思,如果能把草业科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,一定更有意思!”
上塔参观的人很多,但付鸿莉在塔下发现了别样的风景。“请问这个是什么?”在花伴侣APP的帮助下,她手里的植物被鉴别出极有可能是中华卷柏。“虽然书上有图片,但见过实物后,就体会到了课本和实际的区别”,她激动地说道,“能够通过实习亲近自然,开阔眼界,真的太难得了。通过这次实习,结合之前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,我逐渐加深了对这个专业的喜欢。”她的同学热孜叶木·努尔麦麦提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,她在路上捡了许多毛栗,还有一颗快要发芽的栎树种子,两人兴奋地讨论着如果把它种下去,能不能继续茁壮成长。
张静表示,北林草业与草原学院成立不久,国科大也在不断地将人才输送到北林,两所学校间的交流的桥梁正在逐步搭建并拓宽。“我们在教学中有野外实践的需求,国科大这边有优越的实习条件和平台,这就促成了合作。”本次实习,就是一次很好的范例。
今后,国科大也将继续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的合作,并将交流进一步扩展到学生培养、学术研讨、平台共建等方方面面,打造一个集教学实习、宣传科普、校际合作为一体的燕山站。在这里,在雁栖湖畔,在燕山之上,将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带到学生面前,帮助莘莘学子唤醒心中的热爱以及对学科的思考,体会科学研究的苦与乐。
编辑:赵蕴宁